读迪克威尔逊的《周恩来传》

类别:读书 日期:2018-11-21 评论:0

最近一个星期断断续续看完这本目前评价最高的周恩来传记,随手记下一些心得体会。

开篇第一句,“在淮安,……”对我这样淮安人来说 很是亲切。

读完的感觉是人是在成长中慢慢进步,慢慢变化的,伟人周恩来总理也是这样。

明显看得出周的变化,也许是作者的用心,也许是周总理确实一直在进步,书中年轻时候,不少周的缺点被放出来,比如在日本、法国,和南昌起义前后的阶段。

但是到后期,真是一个“完人”了,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在身体条件越发不好的时候,却越发努力工作。

周是一个很潇洒的,西方都市化的人。

他出生就在城市,而且革命前期大多数是在大城市生活,这点和来自农村的毛以及很多同时期的共产党领导人不太相同。

比如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阶段,毛和很多共产党领袖都是在敌后战场生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十八线农村乡村里生活。而周一直在当时的第一大城市(或许是第一重要)的重庆生活,负责两党的沟通协调工作,甚至经常和美国的盟军友人有来往。

这种西化的大城市生活开拓的眼界,一方面给他日后的外交生活提供了很多帮助,同时也在文革后期被“四人帮”反复找出来批斗。

关于毛和周的二人关系,作者的描述很清晰。

周是在党内曾经地位高过毛之上的所有人中,唯一能继续任职的。与其说毛信任周,倒不如说两人多年的风雨之后,两人越来越离不开对方了。

来自城市的周认识的中国的共产主义不得不由一位农民领袖来领导,他知道中国广大农民如何生活的,需求是什么。

而另外一方面,毛则需要一个能在世界上代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外交家。

周并不奉承毛,毛作为伟人,自然也不信任溜须拍马之辈。

外国记者的图书相对客观很多,没有定论的历史,尽可能将可能性都写出来,让读者去辨识,而不像之前看过的一些历史书籍,很多事情,作者都没有亲历,但是却写的言之凿凿。

在周最后的几个月中,毛到底有没有出于“老战友,老同事”的情谊,去医院看望过他?

周在文革中后期的策略一直是保住自己的有生力量去和那些狂热分子做斗争,但是,又为何冒着很大危险去用“不太受欢迎的”邓小平?周去世后一个月,邓就又被停止工作了。

林彪最后上了飞机,是不是真的药去苏联?目的是什么?

很多看上去都是“共识”的历史资料,现在看来确也值得玩味。

相关文章

留言评论

天上的神明和星辰,人间的艺术与真纯,
我们所敬畏和景仰的,莫过于此。

推荐文章
软件作品
微信公号
  • 足球Plus微信公众号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
推荐文章

天上的神明和星辰,人间的艺术与真纯,
我们所敬畏和景仰的,莫过于此。

软件作品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