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工厂》的思考
昨天看了最近很热门Netflix的纪录片《美国工厂》,随后又了解了一下美国的“锈带”,对我先前已有的美国观感冲击还是挺大的。
“锈带”是指生锈的地带,现在被用于指代美国美国五大湖地区一片衰败的老工业区。
如今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有着辉煌的过去的老工业区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了。当地的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厂房和设备均已锈迹斑斑,被称为“铁锈地带 ” ,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东北。
看了纪录片中的锈带中的美国人凄凉的很,而没有存钱观念的美国人一旦失业就会变得很惨,纪录片中的有的失业者甚至只能借宿在亲友家的地下室,这和美国这个世界最发达国家的身份很不匹配。
中国的福耀玻璃公司过去收购当地的工厂,给当地人提供工作机会,虽然工资低一点,但是至少有了工作,每个月有收入了。
但是好景不长,中美文化背景下的劳资双方的很快就有了冲突。
有了工作的美国工人很快便申请工会介入,要求中国资方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保证合理的休息时间,这和“习惯性”加班的中国工人完全不一样,与此同时,中国工厂的管理方则要求更高的产能,更低的成本开支。
在中国资方的“中国式管理智慧”下,比如开除一些领头的工人,最终双方达成了妥协,但是也都是不情愿的妥协,作为劳方的美国工人工作的不愉快,中国资方也还是对美国工人的产出不甚满意。
纪录片结尾处出现的机器人为这样的争论无情地画上了句号。
福耀玻璃的工厂的生产线上慢慢引入了机器人,机器人不会动辄要求加薪,动辄要求周末双休,生产效率更是高的离谱。
当工人们还在为了自己的权益奔走争取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仅有的议价资本已经被高科技取代而变得一文不值。
其实同样的问题我们中国也有,在发展更快的中国,这个现象甚至更为残酷。个人如不想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抛弃而变得一文不值,能做的就是跟着时代跑,努力跑。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