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超越自卑》
关于书名:
我觉得这书名《超越自卑》译的不好,且不谈翻译“信达雅”,感觉有点不着调。如果不是我在央广《环球文化圈》中听推荐,即便我在图书馆碰到也不会翻看的,因为它的中文名太像机场车站书店里的那些成功学“畅销”书了。
超越自卑
这本书英文版名叫《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以前有个老版本译作《生活对你应有意义》,似乎这个好一点,但是还是有点刻意地迎合社会上“成功学”的炒作之嫌,这是一本好书,希望以后再出新版的时候能弄个好点的名字,不要因为书名不好导致被一大波“成功学畅销书”淹没。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叫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名奥地利的心理学家,好像知名度不是很高,介绍他要从他“同事”(有争议)弗洛伊德说起。知道弗洛伊德的人很多,即便是一些“二手知识分子”也能说出他的代表作《梦的解析》的,有的还能说出弗的精神分析的一些观点。
根据这本书的导读部分介绍,阿德勒起初是个医生,后来看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发论文支持弗的观点,论文被弗洛伊德看到被认可,弗后来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把阿吸纳到他的“星期三心理学会”中工作。弗洛伊德一直觉得阿德勒是其“弟子”,而阿德勒却一直当他们是“同事”关系,尤其是阿德勒后来研究心理学又发表一些表达自己的“自卑”、“补偿”相关观点的文章的时候,弗老忍无可忍,矛盾也就激化了,后来阿德勒也就另立门派–“个体心理学会”,这本《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是其陈述观点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观点:
1. 人都有自卑情节,自卑不是消极的,自卑是人们对当前现状的不满,是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
2. 人的自卑情绪一般来源于三点:生理的缺陷、过分的娇纵和被社会环境忽略。
3. 生活的意义在于与社会合作,对社会有奉献,生活才有意义。(这个太主旋律了!)
4. 失败者,一般是因为他社会合作能力低下,社会合作能力,来源于他小时候的的环境。
5. “家族遗传”是不科学的,一个大家族较为容易出现相似的人才(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不是因为遗传,只是因为这个家族的前辈给后辈创造了努力榜样和相关的刺激。
6. 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就产生了自卑,如何战胜这样的情绪,受这个五六岁之前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有关。
7. 犯罪行为,就是自卑者在追求优越感的时用了错误的方式。
8. 人之所以会觉得梦里有很多复杂的符号和隐喻,是因为人总想借梦来释放现实压力,因此人就会主观地把梦中的场景符号解读为各种隐喻,以迎合其心底最初的想法。比如一个学生不想考试,那么他的梦中各种符号都在“暗示”他有足够的理由不去考试,如果他想休假旅游,那么各种符号都变成支持旅游的隐喻了。
读后感:
读完全书,莫名其妙一种悲凉感从心底升起,按照阿德勒的观点,童年时期的社会经验已经决定了一个成年人以后全部的行为。类似于中国人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本性“应该就是阿德勒要说的童年时形成的性格吧。
结合自己,我们这代人在孩童时期多少都会遇到作者列举的类似负面影响,尤其是娇纵和忽略,那时候父母和老师也基本上没有心理学素养,自然也无法从科学角度进行引导,那么形成什么样子的“反射机制”,就全靠运气了,如果运气不佳走入歧途,成年后想要“超越自卑”,基本上很难很难了,这也就是说,你的一生其实在你五岁之前就已确定了。
回归理性,也无需悲观,这只是作者表达他的观点,作者的一家之言,正确与否尚无定论,何况我觉得书中有些论证过程显得牵强,选的案例样本空间也略显狭隘,总之,“五岁决定论”不是确认无疑的,只是一个心理学家的观点,后天的改变和超越还是有机会的。
合作很重要,刚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留下深刻印象的词语不是“自卑”,也不是“超越”,而是“合作”,这个词语让我想起我初三的班主任孙新煌老师,他是至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之一,虽然他有时候会打学生,我也被揍过好几次,但是我都心服口服,仍然觉得他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当年他带我参加化学竞赛时经常给我灌输“合作”的重要性:“你看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前早期获奖者多为个人,近些年多是团队了,科研越来越难,只有团队合作才能成功。”
我刚才查了一下,进入21世纪以来的13次颁奖10次都是给团队的,估计孙老师看到这个会笑出来吧。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