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如今再无1990年代的好歌曲了?
最近在央广的“云听”APP上听到一个叫《日谈时光机:听见1990》的专题节目。
这个节目是著名播客《日谈公园》的一个衍生品,是《日谈公园》和云听APP合作做的一档节目,在节目中,两位有着流行音乐行业的从业经历的主播通过交谈并插播歌曲的方式回顾1990-1999年这十年的流行乐坛。
这十个年头正好中国(港台和内地)流行音乐最为繁荣的十年,我也有幸恰好在赶上了这个时代。
这个十年里经典歌曲实在太多,主持人也只能摘取其中“流行度”最广的一些进行播放,伴随着这些歌曲,很容易想起那些年的场景,比如在收音机前听着不完整的某首歌的遗憾,比如用零花钱买到心仪偶像的磁带的喜悦。
如今几乎无法完整盘点那个十年里的巨星级的歌星,出彩的太多了。
随手拉出的一串名字在如今看来都是“顶级大咖”,比如男歌手谭咏麟,张国荣,BEYOND,童安格、黎、刘、张、郭四大天王、周华健、陈百强、张信哲、王杰、齐秦、任贤齐......女歌手梅艳芳、王菲、叶倩文、林忆莲、陈慧娴、陈淑桦、苏芮、万芳、辛晓琪......还有内地的许巍、郑钧、田震、那英……几乎每个人都有多张高销量专辑,细化到单曲数目上更是数不胜数。
紧接着的2000-2009这十年里面还有周杰伦,陈奕迅,王力宏,孙燕姿,张韶涵,S.H.E,蔡依林这些歌星奉献了很多“流行金曲”。
可到了2010年至今这十年,娱乐行业发展迅猛,却怎么就没有产生一些“流行金曲”呢?
分析其中原因,我估计有这几个原因:
第一,当下流行乐坛是一个工业化赚快钱的年代。
如今大多数的流行歌曲创作似乎不再是艺术创造,倒像在模式化生产工业产品。
歌曲创作成了流水线作业,歌曲越来越商业化,弥漫着金钱的味道,原来纯粹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写歌人(如罗大佑,李宗盛,黄舒骏)越来越少。
第二,互联网饭圈文化影响。
现在歌曲的互联网营销发行模式,即造热搜引流量销量的方式,也让创作者失去了创作的欲望和动力。
一些没有唱功的“流量小鲜肉”,用互联网模式发布几首“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歌曲,毫无艺术性可言,其粉丝团有组织地也还疯狂地购买,刷销量,人为制造出一种繁荣景象。
劣币驱逐良币,有一些有能力创作优质歌曲的人,也被这样的时代裹挟,难出佳作。
比如周杰伦,刚出道时,他一年出几张专辑,到后来每年发行一张专辑,再到这两年发行一张。现如今,每年只发一个单曲,即便是质量一般般的单曲,也能在网络上卖掉成千上万份,钱太好赚了,也就很难再有创作的动力。
第三,休闲娱乐项目多元化。
海量的电影电视和综艺节目、短视频、自媒体划走了人们大量的业余时间,休闲娱乐项目多元化,听歌只占据一部分人一部分的时间,再也不是那个反复听一盒磁带的时代了,一段搞笑视频似乎更能迎合当下人们的“口味”。需求少了,优质产品自然不多。
第四,一个时代的年轻人喜欢一个时代的歌曲。
可能是我已经“过时”了,过了三十岁的我已然不知道如今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在听什么了,或者说无法接受他们眼中的流行歌手和歌曲,就想当然判定如今没有好歌曲。这就如同我十几岁时候,喜欢郭兰英,李谷一,董文华,张也,关牧村这些主旋律歌手的父母辈们也不认为我们听的那些“港台金曲”好听一样。
互联网也不可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信息越多,想要寻找其中的精华也就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