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的责任人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太师也先南下入侵明朝,山西大同的明军战败。
消息传到京师,明英宗朱祁镇偕同大太监王振率大军御驾亲征,同时命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
资料显示,这些部队原先没有准备出征,临时被英宗召集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武器都是临时发放。
仓促召集的大军开拔后,遇上连连阴雨,一路上更有无数大臣进谏请求英宗回朝均被英宗或王振驳回。
兵至大同后,各方面的战报让英宗和王振认识到不适合继续北上了,大军决定撤回京师,但是回师路线却莫名其妙发生了变化。大军原定经王振家乡蔚州,经紫荆关回北京,但是刚走了四十里后,又令军队往东,经宣府,从来路回京。途中英宗的军队在土木堡扎营,被瓦剌围困,后瓦剌诈和,明军在撤退中被瓦剌骑兵冲散,英宗被俘。
这次事件不单单是一场战役,它中断了大明朝蒸蒸日上的国运,也引发了后续一些列的变化,所以史称“土木堡之变”。
关于这次事件的主要责任人,历史上有着不同的看法。
王振
一般认为,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是把弄朝政的大太监王振。
在此之前,王振有过征云南麓川土司获胜的功绩,此番他想再次在英宗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于是“一手策划”了这次御驾亲征。
后来,在大军修改回京路线,也被认为是王振的主导的。
身居高位的王振想要“衣锦还乡”,于是让大军从他家乡经过蔚州,但是王振又担心部队踩踏他家乡的庄稼背上骂名,于是急令大军改道宣府,这就耽误了行程。
当大军到到达土木堡之后,距离居庸关只有40公里,当时很多人建议皇帝快马加鞭进入居庸关长城内确保安全,王振却认为有辎重车辆未到,决定在土木堡扎营,结果被瓦剌围困在土木堡,皇帝被俘,全军覆没,王振也在乱战中被。
朱祁镇
也有史学家认为这次事件的责任人是明英宗朱祁镇本人。
比如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就认为王振根本不可能指挥的动英宗,王只是为英宗背锅而已。
后来明英宗回到北京夺门后重登皇位,赐王振祭葬,立祠“旌忠”,也说明这一点。
如若真是王振主导出征和指挥,让明英宗背皇帝被俘这样的奇耻大辱,后面他应该不会再给王平反了。
当时距离朱元璋推翻蒙元建立大明朝才过去80多年,朱祁镇身上还有着他祖上的热血,但是皇宫长大的他已然没有祖先那样的军事才能了,不过,考虑到那时候大明的军事实力处在巅峰,没有实战经验的皇帝觉得胜券在握,决定御驾亲征,没想到决策失误,遭遇惨败。
事后,不管是出于帝王自己的面子,还是儒家忠君的要求,这次事件只能让王振担着了。
文官集团
也有说法是文官集团“推动”了土木堡之变,目的是从勋贵武将们手中取得兵权。
在此之前,明朝的政权结构是“勋贵管理军队、文官管理地方、皇帝坐镇中枢”。土木堡之变之后,勋贵武将集团逐渐失去话语权,加上文官代表于谦守卫北京城有功,打那以后,文官集团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就超过了武将集团。
大明朝的权力结构逐渐把勋贵武将排除在外,这让尚武的大明朝变成和宋朝后期一样的文人治国了,此后大明朝的灭亡和此有着一定的关系。
这一说法明显是从后往前推理,可信度不高。在明英宗御驾亲征之前,文官们应该没有能想到那么远,只不过他们后来成了受益者,需要把自己摘干净,于是手握笔杆子的文人们(比如后世的东林党)让明英宗和王振两人“背锅”。
历史的真相已经无从得知,也许那天可能真的有一群文官在朝堂上鼓动明英宗御驾亲征。
留言评论